目录
高端访谈
夯实能力基础,护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——专访山东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范蕊范蕊;王黎 ;汪旦旦 ;莫唯然 ;罗欣;1-5
高校建设
高校社科联在特色类专业院校中的发展情况分析——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朱珠;6-9
辽南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探索李苗;焦润阳;10-13
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运行机制创新研究潘威;谢颖;彭彤;14-17
基于AHP的民办高职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叶卫玲;18-21
高校化工类专业“评学”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探析魏进家;段培高;伊春海;22-25
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路径新探王迎杰;26-29
新时期高校二级学院公共空间党建宣传创新策略研究陈星;30-33
地方高校学科自我评估的实践与思考——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赵荣丽;胡若飞;34-37
基于价值引领和素养提升的高等数学一流课程建设——以中法合作办学模式下“高等数学(6)”为例林洁;38-41
基于不同办学主体环境下我国高校发展策略研究吴翔;陈琳琳;42-45
教学管理
大学生遵从行为与教育管理策略研究王新羿;46-49
落实立德树人的学生管理实践探索——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贯通培养项目基础阶段学生为例朱珅跃;50-53
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趋同化管理的实践困境与应对策略研究井铭;马夕婷;54-59
高校人才培养
新时代视域下高校劳动育人体系及实施路径探索吴长越;佟炜垚;60-63
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薛峰;孙洁;64-67
校企融合背景下核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思考霍勇刚;蔡幸福;曹晓岩;68-71
新财经视阈下财经类院校实践育人体系建构研究——以天津财经大学为例安韫超;72-75
基于受助体验的独立学院资助育人路径探析韦金红;76-79
基于“三全育人”理念下的高校管理育人模式探索张雪梅;80-83
高职院校高素质农民学生培养探究胥芝韵;84-87
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孔祥俊;贾文龙;苏敏;88-91
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反思——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为例张琦;丁思悦;滕艳萍;92-95
校企合作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王春;96-99
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科研育人方法探索宋海鹏;100-103
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“三位耦合”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姜竹茂;刘君;赵玉平;104-107
土木类“本研贯通”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讨——以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为例钱凯;赵艳林;李治;108-111
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创新研究李小飞;徐辉;112-115
工程教育认证“后篇章”下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——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例郑秋雨;王志;田宏;116-119
课程思政改革下关工委协同辅导员开展“四史”育人机制研究黄燕;120-123
新时代大学生对应征入伍的看法及对策研究夏兵;翟文轩;安然;124-127
我国大学教育惩戒制度构建及其完善策略研究王丽丽;128-131
“当代民航精神”引领下的课程团队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实践陈亚军;王付胜;宋肖肖;132-135
基于OBE-CDIO模式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——以沈阳化工大学为例马驰;王娜;于智;136-139
中外合作背景下的专业硕士科研与实践能力培养探索——以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为例孙凤鸣;马龙;140-143
教师发展
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瓶颈及破解路径研究杨丽丽;宋佳;刘雪薇;144-148
当代中国高校师德问题的根源探究王浪;149-152
“课程思政”视域下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李婷薇;153-156
焦点解决在提升高校辅导员积极情绪中的应用范俊强;157-160
创新创业
共同富裕视角下退役复学大学生创业能力“五位一体”培养路径研究——基于浙江十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林雪芬;161-164
应用型高校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——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郑鑫;申译文;解恒燕;165-168
艺体与心理教育
高校心理课堂教学对大学生抑郁污名干预的研究吕睿莹;169-172
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机制研究刘爽;王佳;173-176
管理学模式创新——基于管理心理学视角王刚;177-180
经济与社会教育
终身教育环境下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的构建王晓寅;181-184
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问题分析丁彦;张伟;185-188
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分析——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臧炎君;189-192
团体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女性情绪管理问题研究韩冬;刘剑瑞;193-196
第二届青年教师教研成果研讨展示交流活动正式开启2
《大学》2022年征稿函197